2023年08月13日
  • 河图与五星

    古人依据日、月、五星分别相会于星空的轨迹和时间构成河图。 水星:每天子时(一时)、已时(六时)现于北方;每月逢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日、月会水星于北方;每年逢六月、十一月,黄昏时见于北方。故日: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火星:每天丑时(二时)、午时(七时)现于南方;每月逢二、七,日、月会火星于南方;每年逢二月、七月,黄昏时见于南方。故日: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木星:每天寅时(三时)、未时(八时)现于东方。每月逢三、八,日、月会木星于东方;每年逢三月、八月,黄昏时见于东方。故曰: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金星:每天卯时《四时)、申时(九时)现于西方;每月逢四、九,日、月会金星于西方;每年逢四月、九月,黄昏时见于西方。故日: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土星:每天辰时(五时)、西时(十时)现于中央;每月逢五、十,日、月会土星于中央;每年逢五月、十月,黄昏时见于天中。故日: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水星现北方,木星现东方,金星现西方,火星现南方,土星现中央。 古人认为时间和方位(空间)是不可分离的,方位(空间)表示时间,时间表示方位(空间),春夏秋冬和木火金水出现的方位和时间正好相一致。为了表示天、地能量交换模式在春夏秋冬的不同特点,即以水金木火土(阴阳五行)名之。

    点赞{{list !== '' ? list['10']['0']['vote']['up'] : '0'}}

    默然{{list !== '' ? list['10']['0']['vote']['down'] : '0'}}

    分享到微博微信QQ好友
2022年06月14日
  • 七政四余、九曜星

    七政:太阳(日)、太阴(月)、太白(金)、岁(木)、辰(水)、荧惑(火)、镇(土). 四余:罗睺"、"计都"和"月孛"、"紫气"两"隐曜",合称"四余",与"七政"一起合称 "七政四余"。 四余星及金木水火土五曜合称九曜。 四余星: 月球沿白道由黄道南过升交点入北时,称"罗睺"; 再由黄道北过降交点入南时,称为"计都"; 月球沿白道运行至远地点称为"月孛"; 运行至近地点时称为"紫气"。 "四余""隐曜"都和月行轨道有关。

    点赞{{list !== '' ? list['11']['0']['vote']['up'] : '0'}}

    默然{{list !== '' ? list['11']['0']['vote']['down'] : '0'}}

    分享到微博微信QQ好友
2022年06月12日
  • 古人观测二十八星宿

    古时人民为了方便于观测日、月和五大行星〔金、木、水、火、土)的运转,便将黄、赤道附近的星座选出二十八个做为标志,合称二十八星座、或二十八星宿。 角、亢、氐、房、心、尾、箕,这七个星宿组成一个龙的形象,春分时节在东部的天空,故称东方青龙七宿; 斗、牛、女、虚、危、室、壁,这七个星宿形成一组龟蛇互缠的形象,春分时节在北部的天空,故称北方玄武七宿; 奎、娄、胃、昴、毕、觜、参,这七星宿形成一个虎的形象,春分时节在西部的天空,故称西方白虎七宿; 井、鬼、柳、星、张、翼、轸,这七个星宿又形成一个鸟的形象,春分时节在南部天空,故称南方朱雀七宿。 由以上七宿组成的四个动物的形象,合称为四象、四维、四兽。古代人民用这四象和二十八星宿中每象每宿的出没和到达中天的时刻来判定季节。 古人面向南方看方向节气,所以才有左东方青龙、右西方白虎、后北方玄武、前南方朱雀的说法。 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同: 东方称青龙: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南方称朱雀: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西方称白虎: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 北方称玄武: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貐。 北方第七宿根据明代张岱编纂的《夜航船》为壁水貐(猰貐)(反犬偏旁,右边一个俞),音为“雨” 观测方法 古代观测二十八宿出没的方法常见的有四种: 第一是在黄昏日落后的夜幕初降之时,观测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的星宿,称为“昏见”; 第二是此时观测南中天上的星宿,称为“昏中”; 第三是在黎明前夜幕将落之时,观测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的星宿,称为“晨见”或“朝觌”; 第四是在此时观测南中天上的星宿,称为“旦中”。    

    点赞{{list !== '' ? list['12']['0']['vote']['up'] : '0'}}

    默然{{list !== '' ? list['12']['0']['vote']['down'] : '0'}}

    分享到微博微信QQ好友
2022年05月23日
  • 十二星座与十二地支不对应

    十二星座对应的是黄道十二宫,至于亥宫双鱼、子宫水瓶...这里面的亥、子只是“十二月将” 十二地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节”分界; 十二星座、十二月将与二十四节气中的“气”分界。 以水瓶座为例: 水瓶座1月20—2月18,月将子,十二地支大寒、立春(跨丑寅) 水瓶座性格特点 水瓶座的人很聪明,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创新,追求独一无二的生活,个人主义色彩很浓重的星座。他们对人友善又注重隐私。水瓶座绝对算得上是”友谊之星“,他喜欢结交每一类朋友,但是却很难与他们交心,那需要很长的时间。他们对自己的家人就显得冷淡和疏远很多了。 大寒节气 大寒,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 :“大寒为中者大寒,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立春节气 中国传统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子月类象 子月是十二地支的首位,属溪涧汪洋之水。一阳复生,大雪节气过后戊土开始生旺。子水为辛金所生,但也必须在阳回水暖以后才能生成。子为农历十一月。 子月的特征是金寒水冷,水旺木相金休土囚火死,针对人的性格而言,水多主智慧,主变动,因为寒气处于最高峰值,所以有“高冷”的特质。 对比发现(从原理上,也根本用不着对比),水瓶座和子月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国学文化中的“大寒”、“立春”节气也不能解释水瓶座性格特征存在的原因。 真正的交集在于天象星象解读,十二月建是北斗七星斗柄指向来定义的;而十二星座只是黄道十二星座,顾名思义,是黄道附近的十二星座。 显然国学星象体系的二十八星座和星座体系的黄道十二宫会有重合的地方,但国学文化体系只是相对更加完整一些。

    点赞{{list !== '' ? list['13']['0']['vote']['up'] : '1'}}

    默然{{list !== '' ? list['13']['0']['vote']['down'] : '0'}}

    分享到微博微信QQ好友
  • 十二月将、十二星座与十二地支

    中华本来就有十二星座,只不过叫十二月将。 十二月将与星座: “宝瓶子、 摩羯丑、人马寅、天蝎卯、天秤辰、双女 巳、狮 子午、巨蟹未、阴阳申、金牛 酉、白羊戌、双鱼亥。” ——臞仙所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 十二宫分》 注意:以上子丑寅卯不是十二地支,也不是生肖,而是十二月将。 月将和月建: 用十二地支来指代十二个月,有两种办法: 第一个是根据十二节来指代十二个月,这就是月建; 第二个是根据十二气来指代十二个月,这就是月将。 在地球的角度来看,每个月总有一天,日和月会在一起,一年就会有十二次交汇。 这十二个交汇点,日月同处,能量很强,其中太阳如“将军”一般引领月亮,古人将其比作十二个将军,所以称之为十二月将。 排月将,是在月建的基础上来排列的。具体来说,就是以与每个月月建地支构成六合的地支为月将。 我们前面讲过地支六合:子丑合、寅亥合、卯戌合、辰酉合、巳申合、午未合。 比如说正月建寅,寅与亥合,所以正月的月将就是亥。 其余依次类推: 二月建卯,卯与戌合,所以二月的月将是戌; 三月建辰,辰与酉合,所以三月的月将是酉; 四月建巳,巳与申合,所以四月的月将是申; 五月建午,午与未合,所以五月的月将是未; 六月建未,未与午合,所以六月的月将是午; 七月建申,申与巳合,所以七月的月将是巳; 八月建酉,酉与辰合,所以八月的月将是辰; 九月建戌,戌与卯合,所以九月的月将是卯; 十月建亥,亥与寅合,所以十月的月将是寅; 十一月建子,子与丑合,所以十一月的月将是丑; 十二月建丑,丑与子合,所以十二月的月将是子。 现在我们看这十二个月的月将,就会发现一个规律,就是从正月亥开始,倒排十二地支,一直排到十二月子结束。 月将和月建其实都是十二地支,但为了加以区分,人们还把十二月将神化为十二名将神,并给他们分别起了名字。 比如正月月将亥,亥将将神的名字叫登明,因此书上就说正月登明亥。 其余十一将:二月河魁戌、三月从魁酉、四月传送申、五月小吉未、六月胜光午、七月太乙巳、八月天罡辰、九月太冲卯、十月功曹寅、十一月大吉丑、十二月神后子。 和正月建寅一样,正月登明亥,这里的“正月”,并不指农历正月,而是专指月将表示的十二月份中的第一个月。正月登明亥,意思是说用月将表示十二个月时,第一个月的月将是登明亥。同理,二月河魁戌,意思是说第二个月的月将是河魁戌。其余依次类推。 前面我们说过,正月建寅的正月,和农历的正月不一样。那么同样的道理,正月登明亥的正月,不但和农历正月不一样,和正月建寅的正月也不一样。 我们前面说过,月建是按照十二节来排列的,所以寅月是从一年的第一个节立春开始,直至第二个节惊蛰为止;而月将是按照十二气来排列的,登明亥月则是从一年的第一个气雨水开始,直到第二个气春分结束。 比如从立春到雨水这十五天,月建上是正月建寅,是寅月;但在月将上,这十五天还属于前一年的第十二个月神后子月。 正月建寅,中气雨水后,月将为亥;——登明 二月建卯,中气春分后,月将为戌;——河魁 三月建辰,中气谷雨后,月将为酉;——从魁 四月建巳,中气小满后,月将为申;——传送 五月建午,中气夏至后,月将为未;——小吉 六月建未,中气大暑后,月将为午;——胜光 七月建申,中气处暑后,月将为巳;——太乙 八月建酉,中气秋分后,月将为辰;——天罡 九月建戌,中气霜降后,月将为卯;——太冲 十月建亥,中气小雪后,月将为寅;——功曹 十一月建子,中气冬至后,月将为丑;——大吉 十二月建丑,中气大寒后,月将为子;——神后 二十八宿晚上怎么辨别呢? 北斗七星斗柄的两颗星,延长8-10倍,永远指着东方七宿的房宿不会变。然后其它的我们按顺序排出来就可以了。把二十八星宿连起来和西方十二星座的轨迹,重合度很高

    点赞{{list !== '' ? list['13']['1']['vote']['up'] : '0'}}

    默然{{list !== '' ? list['13']['1']['vote']['down'] : '0'}}

    分享到微博微信QQ好友
  • 十二次

    古代人为了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情况和气节的变换情况,把周天分为十二的等分,叫做十二次。他们采用的方法是把黄赤道带天区自西向东划分为十二部分,并依次命名为星纪、玄枵(xiāo)、娵訾(zou1zī)、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 十二次的创立大概起源于对木星的观测,创立年代在春秋时期或更早。每次都以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为标志,但由于有些星宿跨属相邻的两个次的,因此十二次中的各次的界限其实与二十八宿不能完全对应。

    点赞{{list !== '' ? list['13']['2']['vote']['up'] : '0'}}

    默然{{list !== '' ? list['13']['2']['vote']['down'] : '0'}}

    分享到微博微信QQ好友
2022年05月14日
  • 四同星盘

    此盘男女四同,男的进了坐了几次牢后,后面枪毙了。女的书法家,艺术。

    点赞{{list !== '' ? list['14']['0']['vote']['up'] : '0'}}

    默然{{list !== '' ? list['14']['0']['vote']['down'] : '0'}}

    分享到微博微信QQ好友
  • 七政四余还得用宫主论命

    清初,西方历法引入,量天尺的坐标系己变。到清中期用度用宫之争己没必要了, 因用度己很难有多验。只能将就着用宫,成一边倒之势。如能见的是星命说证。 但纯用宫会面临卯立命,而太阳只一日一度的问题,是以类乾元秘旨只能在化曜上大量发挥了。最少在明时,琴堂能验我朝,到乾元则“仅合此理十之一”。可叹。

    点赞{{list !== '' ? list['14']['1']['vote']['up'] : '0'}}

    默然{{list !== '' ? list['14']['1']['vote']['down'] : '0'}}

    分享到微博微信QQ好友
2022年05月12日
  • 果老星宗

    果老星宗是干什么用的? 书曰: 善识天文者,观星宿之动静,则知风云雷雨之降; 善识地理者,察山水,则知来龙之根源; 善推人命者,列七政四余,则知富贵贫夭之端的,其理一也。 七政四余即指果老星宗。 中国古人很早就开始观察天象。 人们通过观察天空星象的变化,便可推测人间的福祸吉凶,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七政四余等都是星命推断的依据。 果老星宗被称为“救贫改运造命”之法,不仅在命理预测上具有很大优势,在风水调理和知运改运方面,也是术者应该追求的必备技法。 若能准确把握福主的星命运程走势,在做调理风水、改善运气时,应该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可如此精确细致的推运技术,竟然差点失传了,究其原因,我觉得“星命排盘”是最大的难题。 果老星宗在推命时,需根据人的生辰八字,在掌握“星盘”、“量天尺”、“星历表”等工具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星占推命,这些工具的掌握对学习者来说是个非常大的挑战。 星盘若都排不出来,研究起来自然困难,对初学者而言,入门就更无从谈起。 好在现有星盘软件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难题,目前较好用的软件是“Moira”,在此特别感谢软件开发者,为中国星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福德无量。 (若不知道具体的出生时辰,可根据相应算法,把出生时辰推算出来。)

    点赞{{list !== '' ? list['15']['0']['vote']['up'] : '0'}}

    默然{{list !== '' ? list['15']['0']['vote']['down'] : '0'}}

    分享到微博微信QQ好友
2022年05月05日
  • 我们古代历法有多牛

    公元1281年(至元十八年),元代郭守敬集古今中外历法之大成,创制颁布了授时历。使用长达363年(公元1281-1643年),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最长、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它以365.2425天为一年,以29.530593日为一月。推算节气的方法是将一年的1/24作为一气,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 授时历和南宋的统天历的精确度只比地球公转一周实际的周期差26秒,和现在国际通用的公历格利历的一年长度一样,但比西方早采用300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我国在明代还测得了古代最精确的岁实数据。公元1608年,明代邢云路测得--回归年为365.242190日,比现代理论推算的当时值仅差2秒多。其精确度远远超过了当时欧洲的天文学水平。

    点赞{{list !== '' ? list['16']['0']['vote']['up'] : '0'}}

    默然{{list !== '' ? list['16']['0']['vote']['down'] : '0'}}

    分享到微博微信QQ好友
2022年05月04日
  • 流年十二神煞

    流年十二神煞:“一太岁,二太阳,三丧门,四太阴,五官符,六死符,七岁破,八龙德,九白虎,十福德,十一吊客,十二病符”。 根据流年星耀与十二神煞的对应关系,即可查询到各生肖属相的流年星。 神峰通考在“流年星耀”中也说:“ 太岁剑锋伏尸同, 二曰太阳并天空, 三是丧门并地丧, 四是勾绞贯索同, 五为官符并五鬼, 六是死符小耗攻, 七是栏杆并大耗, 八是暴败天厄同, 九是飞廉白虎位, 十是卷舌福星聪, 十一天狗吊客患, 十二病符切莫逢。”

    点赞{{list !== '' ? list['17']['0']['vote']['up'] : '0'}}

    默然{{list !== '' ? list['17']['0']['vote']['down'] : '0'}}

    分享到微博微信QQ好友
2022年05月03日
  • 命宫

    什么叫命宫?古书上说,命寄卯,身寄酉。卯就是黎明,就是太阳刚出来那一刹那,就是黎明阶段,而这个阶段就是卯时。 只要是上午出生的人,他命宫的阳气很重; 要是下午出生、晚上出生的人,尤其是太阳落山的时候,黑暗的时候,那一刹那就是酉时了,酉时出生的人,他的阴暗面多一些,负面能量就多一些,就这个道理。 但是晚上出生的人比白天出生的人聪明;白天出生的人比晚上出生的人行动力强。因为晚上出生的人易懒,这是他们之间的差异。 但是命宫是什么?是决定你一生事业大小的一个宫位。你有没有事业,以及你的事业能做多大,或者干不干得下去,全都看命宫。就这两个字就够了,你都不用看什么八字分析。所以,八字学到最后其实很容易,只不过不点破,你永远不知道。 记住,命宫是决定事业的。命宫主宰一个人的天赋才能,命宫在人体中属大脑,管一个人的思想、行为,“神无庙无所归,人无室无所本,命无宫无所主”,故命宫与四柱八字居同等地位,它常与大运、太岁等一起相互参照断吉凶。 命宫是由命主的生月与生时来决定的。从子上起正月,逆查到生月。然后,从生月支上起生时,顺查到卯位,看临何地支,便是命宫的地支。

    点赞{{list !== '' ? list['18']['0']['vote']['up'] : '0'}}

    默然{{list !== '' ? list['18']['0']['vote']['down'] : '0'}}

    分享到微博微信QQ好友
2022年05月02日
  • 《周易》卦爻辞:古四分历

    《历术甲子篇》所用为四分历,岁实365又1/4,朔策29又499/940。 殷历创制于公元前427年(周考王十四年),沿用至公元前105年(汉武帝元封六年,次年改历),即本表可以用于参照史料的适用范围。 公元前427年,是年实际天象日月合朔与冬至同日同时,在子时正,是制历的理想起点。历元干支为己酉。由此用四分术,反推以蔀首为甲子的时日作为历元,即需要反推15蔀共1140年(BC1567年作为历元)。 《历术甲子篇》以十一月(冬至所在月)为岁首,而建寅为正。 经张汝舟先生考证,《历术甲子篇》这部战国历法开始施行的时间是在公元前427年。 而我们说过,《周易》丰卦中“日中见斗”的日食,发生时间是在公元前466年12月26日。 也就是说, 无论是《历术甲子篇》还是《周易》,这两部“甲寅元”的历法,都是在公元前466年之后才完成的。 而且很可能,这部历法的诞生,还要归功于这一次“日中见斗”的日食。因为公元前427年这一年的冬至恰恰是一个“蔀”的首日,该日的干支为“己酉”,是一个“己日”——巧的是,在《周易》的《革》卦中,赫然写着“己日乃革”!! 明白了“己日”与己酉日的关系,我们才能够明白为什么《大象》的作者说:“《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点赞{{list !== '' ? list['19']['0']['vote']['up'] : '0'}}

    默然{{list !== '' ? list['19']['0']['vote']['down'] : '0'}}

    分享到微博微信QQ好友
  • 《周易》、夏历、古四分历

    夏历是我国第一部历法,与公历、阴历完全不同。公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规律为依据的,阴历是以月球围绕地球运行为依据的,而夏历则既不以日地关系为依据,也不以地月关系为依据,它有一套独特的计时方法。 古人崇拜星象,也善于欢察星象,所以夏历是以星象为依据,并以干支来计时的。古人以北极星为众星之主,上天主宰,称为“天帝”,以北斗七星(曲折如龙)为“帝车”。由于北极星始终在北斗七星第一、二两星的五倍延长线端,而北斗七星的斗柄却不停地旋转,就象天帝驾车巡游四方,所谓天帝居中巡游四方,不行而至,不疾而速。 《易·乾卦·彖传》曰:“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而《易·乾卦·象辞》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明”盖指天帝,而“龙”为天帝之车乘也,“天行”盖指天帝驾车巡游也。北斗七星之斗柄旋转一周为一年,代表天帝巡视四方,周而复始为一年。 夏历以斗柄指在正东偏北的所谓“建寅”之时为岁首,节气上为立春。另外,斗柄指向正东,时为卯正,节气为春分日;斗柄指向正南,时为午正,节气为夏至日;斗柄指向正西,时为酉正,节气为秋分日;斗柄指向正北,时为子正,节气为冬至日;斗柄再转,就又回到所谓“建寅”之处。这样周而复始,永不停顿,天行健哉! 根据天行的规迹,斗柄所指的间隔,夏历把一年划分为四季,每季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并以干支计之。 这样, 天干方面,甲乙代表春天;丙丁代表夏天;戊己代表四季之中央,在夏秋之间;庚辛代表秋天;壬癸代表冬天。 地支方面,从“建寅”之处开始,一圈分别划分为十二支二十四个区间。 寅为孟春之月,节气为立春、雨水;卯为仲春之月,节气为惊蛰、春分;辰为季春之月,节气为清明、谷雨;巳为孟夏之月,节气为立夏、小满;午为仲夏之月,节气为芒种、夏至;未为季夏之月,节气为小暑、大暑;申为孟秋之月,节气为立秋、处暑;酉为仲秋之月,节气为白露、秋分;戌为季秋之月,节气为寒露、霜降;亥为孟冬之月,节气为立冬、小雪;子为仲冬之月,节气为大雪、冬至;丑为季冬之月,节气为小寒、大寒。 《易·说卦传》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这里的“帝”,就是指北极星,即“天帝”。这样沿着後天八卦顺时针旋转一周,就代表一年,也代表万物的一个轮回。後天八卦的“艮”位,就是所谓的“建寅”之处,故《说卦传》强调:“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终而又始”之处就是所谓“建寅”之处。

    点赞{{list !== '' ? list['19']['1']['vote']['up'] : '0'}}

    默然{{list !== '' ? list['19']['1']['vote']['down'] : '0'}}

    分享到微博微信QQ好友
  • 古四分历,《殷历》、《历术甲子篇》

    岁首:冬至 古四分历的历理认定,每章岁的岁首,冬至与交朔不但同日,而且同时,称为“朔旦至”。 古四分历(365.25天)=《殷历》=史记《历术甲子篇》 保存于司马迁《史记》中的奇文《历术甲子篇》和《殷历》同是以西元前4 2 7年实际天象的数据完成的,是同一历法文献的不同用途的两份文件。 其历理同为古四分历,《历术甲子篇》为历术的数表,《殷历》为历谱和用于授时的历书。 三者一体,互为里表。 以上引出研讨的只是《历术甲子篇》一半“历术数”,只属于古四分历的“阴历”部分。 其另一半数据为同岁冬至的日干支和交节的日分量,是古四分历的“阳历”部份。 古四分历的历理认定,每章岁的岁首,冬至与交朔不但同日,而且同时,称为“朔旦至”。

    点赞{{list !== '' ? list['19']['2']['vote']['up'] : '0'}}

    默然{{list !== '' ? list['19']['2']['vote']['down'] : '0'}}

    分享到微博微信QQ好友
  • 元旦

    “元旦”,即“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旦(首月首日)日期并不一致。 举个例子,古时候的夏朝使用夏历,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但到了商朝,商朝使用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决定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也就是说,这时候的“元旦”变成了“十月初一”。 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基本结束之前“变来变去”的状态:汉武帝太初元年,邓平等人创立“太初历”,重定夏历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古代“元旦”起源于何时? 实际上,中国古代的“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晋书》中记载:“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虽然“元旦”表示一年之首日的意思从未改变,但由于历法原因,正月初一的计算方法,在西汉武帝之前并不十分统一,历代的元旦月、日也不一致。 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

    点赞{{list !== '' ? list['19']['3']['vote']['up'] : '0'}}

    默然{{list !== '' ? list['19']['3']['vote']['down'] : '0'}}

    分享到微博微信QQ好友
  • 《大衍筮法》与古代历法、河图、天地数

    《大衍筮法》即蓍草揲蓍法,是《易经》原文中唯一记载的一种最为古老的筮法。 筮即策,是运用蓍草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规定得出特定的数字组合,从而以数字转化成阴阳卦爻符号,并以此结合《易经》卦爻辞论断吉凶。 《大衍筮法》出自今传本朱熹隶定的易传《系辞上传》。 辞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 两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大衍筮法》中“五岁再闰”,是二十年八闰,这比四分历十九年七闰的闰周要疏得多。这说明“大衍筮法”产生年代十分久远,当在商末周初。

    点赞{{list !== '' ? list['19']['4']['vote']['up'] : '0'}}

    默然{{list !== '' ? list['19']['4']['vote']['down'] : '0'}}

    分享到微博微信QQ好友
  • 《史记》《历术甲子篇》

    《历术甲子篇》。 近世学者张汝舟苦守“二毋”书斋,潜心古代历法,集成果于其遗著《二毋室古代历法论丛》。 张氏研究揭示:《历术甲子篇》竟然是由司马迁悉心、原貌、完整保存,幸得以留长传远的,属于古四分历的历术宝典。张氏称之为“遗世宝书”。 古代四分历能不能“古为今用”? 这一条,首经原贵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安徽全椒县南张村人张汝舟(1899—1982)氏的研究,据张氏介绍,以修订后的古法推步今历,与今授时历书所载完全一致。 据贵州大学张氏遗著整理小组介绍:只要“读懂《史记历术甲子篇》,利用一张表就能很便捷地推演上下五千年任何一年的朔闰中气,不过加减乘除而已,能解决,也解决得了很多历史上长期不得解决的具体年代问题。 再据七秩龄童对张氏遗著的兼心融会,也确认四分古法,能化古朽为神奇,将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中华古历法,再次变为通俗、直观、科学、和谐的中华今历法,为中华文明的复兴,再立新功。

    点赞{{list !== '' ? list['19']['5']['vote']['up'] : '0'}}

    默然{{list !== '' ? list['19']['5']['vote']['down'] : '0'}}

    分享到微博微信QQ好友
  • 中华传统历法为阴阳合历

    中华传统历法为阴阳合历,而且是“三驾马车”。所谓“三驾马车”指的是中华历法的中数(回归年岁长天数)、朔望月朔日望日(朔数),和闰周律三者协同。 年与岁不同: 汉人郑玄注云:“中数曰岁,朔数曰年。中、朔大小不齐,正之以闰,若今(汉)时作历日矣”。 岁是关于阳历的,等于回归年之长,一回归年的长度含有 12 中气平均距(简称气距或中数)。 岁是就中数说的; 年则是关于阴历的,与朔望月的长度即“朔数”相关。 “年”是就朔数说的。 中华历法的重心是朔望日。 单纯就朔数的精度言,古四分历朔数月策取29.499/940(天) = 29.5308510(天),与月球朔望月数据29.530589(天)相较,+ 0.000262天,需3827朔月、即 310年左右,始有一天之差。对于此项精度,古人早有见及,如《后汉书律历—论历》引贾逵论历: “汤、武革命,顺乎天,应乎人。言圣人必历象日月星辰,明数不可贯数千万岁,其间必改更。故《太初历》不能下通于今,新历不能上得汉元。一家历法必在三百年之间。故谶文曰‘三百年斗历改宪’。汉兴,常用《太初》而不改,下至太初元年百二岁乃改。故其前有先晦一日合朔,下至成、哀,以二日为朔,故合朔多在晦,此其明效也。” 意思说明,古四分术(包括精度相近的八十一分历!)可以保持每300年左右相差一天的水平。 在授时实际中,因为中华历法通俗、直观、科学、和谐,且天上的月亮每朔望月即有圆缺一度的变化,人人抬眼可见,不容许朔月天数相错两天以上。 此“中国特色”,一方面给历法工作者以巨大责任心,不轻易容许有过大的舜差;另一方面,据史记,中国从黄帝以下唯不缺置历官,也能适时修订历纪,以集中补偿的办法核销积差。 比如接《太初历》后,由《东汉历》取汉文帝后元三年(前161年)岁前十一月朔日甲子0分作历元起历。前161年岁前十一月《殷历》朔日乙丑470/940分,《东汉历》将其提前一天半为甲子0分,等于削去了古四分历精度不足所形成的积差,故自动密近了天象。 总的来说,从汉武帝《太初历》授时以降,至建国后的1979年,以清宣统三年《时宪书》,民*国十七年中央观象台《中华民*国历书》,和前中央研究院天文所《天文历》的数据而言,据紫金山天文台1979年重新编算历数时的“检验”,得出: “合朔(初一)和节气日期,在日期上会相差一天”。 重新计算者认为,是“由于过去计算条件的限制”的原因所致。 那么二十一世纪之后呢? 试比照紫金山天文台出的《大众万年历》与台*湾中研院计算中心(ASCC)网上公布的历表,从2033年十二月至2035年五月,连续十八个月,两者其“合朔”(初一)日期都相差了一天。(ASCC颁历表1933年十月至1934年表式复制附于下页)。大陆与台*湾两历数的相差,经作者等网友于十年前在《国学论坛》讨论时指出,并向社会发出呼吁。等待十年,于2014年有幸见到了“统一了”的历数。 下面就“三驾马车”中的四分历十九年七闰即“闰周律”的精度和授时密近天象的问题略述如下: (19 岁闰 7 次的周期性规律有重大意义,不可轻废。) 从祖冲之(429-500)于公元447年时提出“391 岁才有 144 闰”作为“新发现”以打破“19年7闰”开始,踵祖冲之之后,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实施《戊寅元历》时,鉴于同样的原因,历法家们就发出了废除“闰周” 动议。到了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李淳风编制《麟德历》时,采取了不以“闰周定闰”的措施。鉴于以上发现,中华历法五次大改革中,祖冲之所建立《大明历》功绩,被列入第二次历法大改革事件。近世学者,如陈久金与杨怡两人合著的《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一书中只作笼统地介绍说:“随着科学发展,19 年 7 闰显得粗略。”“自唐李淳风《麟德历》开始就废了。”其实,这是一历史关于天象历法的最大误会。不需要多费唇舌,只需从岁长与朔望月长的实测平均数论之,19岁出现闰月的几率为:(19 × 365.2422 - 228 × 29.530588) ÷ 29.530588= 206.627747÷ 29.530588 = 6.997075 (次)。与 19 岁出现 7 次的几率相差值为 0.002925(次),要 6495.7岁才会产生一岁的移动,所以说,时间长度取在几百年,甚至两三千岁之内来考察的短距离的闰月位置波动,撼动不了 19 岁闰 7 次的周期性规律。从宏观统计方法的观点来说,“刘歆闰月数列”应用于历术的范围可达6600年左右。这一结果,是中华历法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也是公元前七世纪开始列入历算授时的伟大成果之一。 再总结概括说:整个中华传统历法,其实就是围绕“中、朔、闰”这三个字做文章。 十九岁七闰: 古四分历取中数长30.14/32天,朔数长29.499/940天,经过理顺后,228×30.14/32 = 235×29.499/940 = 6939.75,即阳历228中气月与阴历235朔望月等长。往下即汉郑玄诠注的“中、朔大小不齐,正之以闰,若今时作历日矣”句,就将“中、朔、闰”三者关系自动揭示明白了。 朔数,由于要就“历元”甲子零分,《太初历》历首将合朔时间由“前历”(即《殷历》)向后移动了3/4天,由此按平均值估算,仍先于天象24/81天左右。 从太初年间著录的47次日食,其中在授时朔日的仅为17次,而超前在晦日的达30次,说明平均地历数超前于天象约一天左右。因为《太初历》与《殷历》处于同一精度水平,按年代呈直线逐岁加大浮差。到第10章岁末、第11章岁初的公元86年十一月朔日,又再次将合朔时间向后移动1又204/940天,于是连新差带旧差一次抹去,就使新《东汉历》自动密近了天象。 冬至 张培瑜1997年版《三千五百年天象历数》P914载:公元前104年岁前冬至(定气)58.783/940分(壬戌20时0分)。以此判断,《太初历》岁前冬至起始滞后一天有余。然则,接着来看,公元前103年岁首冬至定气5.072/940分(戊辰1时51分),公元前102年岁首冬至定气10.307/940分(癸酉7时51分),与《太初历》同岁的中数又非常密近。因此用某一年岁定气衡量《太初历》精度方法不可靠。 总的来说,以平均值考察历法密近天象的程度,《太初历》比《殷历》高,而节气与天象相差两天,并无关历法授时宏旨;故可把定,从历法要求说,所谓“节气”,只认定为是“名义节气”即可。因为人们实用的历法只用于授时,无必要以天文取代历法。也正因为用肉眼观天于朔望期的密近程度高于节令,所以形成严格用朔望月周期定月份大小和朔晦日期的传统。 下面简述我们三研究古代历法的目的: 因为古代历法是历史的一个科目,因此,研究古代历法,与研究历史的根本目的相同。 若问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历史呢? 答曰:因为世界事物的运动方向与认识世界事物的方向相反。 就世界事物本身而言,说“历史”、“己经发生的”指的是事物运动的过去;说“今后”、“以后再说”指的必是事物运动方位的未来。而就认识世界而言,“从前”、“前车之鉴”指的是事物运动的过去,“预言”、“尚未发生的”才是事物运动方向的未来。 研究历史属于认识世界的范畴,其目的,就是《昔时贤文》说的“无古不成今,知今宜鉴古”;或如伟人M从借鉴历史经验的目的出发,要人们(学会)“古为今用”的目的相同。 所谓要“学会”,即既不能为了今人的需要,将今人的意志强加于古人,也更不能将古人作为矢的,肆意伤害古人,弄的古不古,今不今,使世界面目全非。 就中华历法而言,要“学会”的一条,当然是不应以“现代科学知识”去干涉、丑诋中华古代历法科学成就。 有人说:近代科学进步,自然比古代所知要强,因而有了近代科技文明现成的享受,自不必狂费精力,去摆弄己经死了的,比如“古代历法”之类的木乃伊们了。这句话有值得检讨的地方。就历法而言,自唐代开始废弃不用“十九年七闰”即“闰周律”,和逐步引进“定朔”、“定气”代替“恒朔”与“恒气”,其初衷自然是为了历法的密近天象。但随着中华历法的“精密化”,也使中华历法变成了“中华天象”,使原本很普及的授时历法步入神秘,方法日益繁琐,附着“知识“越来琥多,而结果并不理想。 就中华历法科学而言,有两条是值得研究的: 一是近代所谓科学知识是不是一定就“科学”了,需要再检验。 比如十九岁七闰,即古四分历时代即由中国古人总结出来的“闰周律”,自有唐开始废弃以来,今之人(包括历学者)就说这条规律很粗糙,不科学,己不成“规律”了。是如此吗? 经笔者对中华古历十多年的研究,特逐一统计的今前2490年的闰月数为132次来说,与(2490—1)÷19 = 131(闰空)正相符,说明“19岁 7 个闰岁”为周期的“闰周律”一直在起作用,与人们用或不用,意或不意识到并不相关。 二是古代四分历能不能“古为今用”? 这一条,首经原贵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安徽全椒县南张村人张汝舟(1899—1982)氏的研究,据张氏介绍,以修订后的古法推步今历,与今授时历书所载完全一致。又据贵州大学张氏遗著整理小组介绍:只要“读懂《史记历术甲子篇》,利用一张表就能很便捷地推演上下五千年任何一年的朔闰中气,不过加减乘除而已,能解决,也解决得了很多历史上长期不得解决的具体年代问题。再据七秩龄童对张氏遗著的兼心融会,也确认四分古法,能化古朽为神奇,将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中华古历法,再次变为通俗、直观、科学、和谐的中华今历法,为中华文明的复兴,再立新功。

    点赞{{list !== '' ? list['19']['6']['vote']['up'] : '0'}}

    默然{{list !== '' ? list['19']['6']['vote']['down'] : '0'}}

    分享到微博微信QQ好友
2022年04月27日
  • 天干五合,地支六合,八字星数

    天干五合,本质是地球为基础,(太阳为主划分5)阳气与地球能量的交互 地支六合,本质是地球为基础,(月亮为主划分6)阴质与地球能量的交互 五行相生相克产生五星 生年干称为命元,称为我。 行运干及十二支月建藏干称为“者”。 我与者相生相克产生五星。 生我者恩星, 我生者爱星, 克我者仇星, 我克者怨星, 同我者友星。 记熟十二支六合八合字 六合是十二地支六种合法,八合是十二地支八种合法。 六合: 子丑合己土,寅亥合乙木,卯戌合丁火,辰酉合辛金,已申合癸水,午未合戊土。 八合: 寅卯辰合春天乙木局,巳午未合复天丁火局,申酉戌合秋天辛金局,亥子丑合冬天癸水局。亥卯未合东方甲木局,寅午戌合南方丙火局,巳酉丑合西方庚金局,申子辰合北方壬水局。八合局中的四方局比四时局宽大,是吉星局,受福重,是凶煞局,受祸重。 人生年月行运逢六合八合地支,是人生运气逢天时、地域、国家大气剧烈变化,所有人都必须随之变化的时空。 有先吉后凶,与先凶后吉两大类。 先,是行运所逢的实际地支。 后,是地支与年月日时地支之一(六合)或之二(八合)合后化出的天干。 比如命数: 丙寅、子、申、未。 行运遇丁亥,丁是友星,吉。亥是仇星,凶。但寅亥合乙木,恩星,吉。行运逢甲辰,甲恩星,吉。辰,爱星,吉。但辰合申子成北方壬水仇星局,凶。 记熟十二地支逢冲逢破字 十二地支有六种冲、六种破。 六种冲:子午冲,丑未冲,寅申冲,卯酉冲,辰戌冲,巳亥冲。 六种破:子未破,丑午破,寅巳破,卯辰破,申亥破,酉戌破。 人生年月行运逢六冲六破地支,是人生运气逢国家政策突然改变而惊心、疑心不定,许多人都难适应而要出现灾害。有先小吉后大凶,有先小凶后大吉。先,是年干人变化前的情况。后,是年干人变化后的情况。 人生行运逢六冲、六破,年干人及有关直系五代人口,有重伤病、死亡,犯严重错误,乃至刑事灾难发生。

    点赞{{list !== '' ? list['110']['0']['vote']['up'] : '0'}}

    默然{{list !== '' ? list['110']['0']['vote']['down'] : '0'}}

    分享到微博微信QQ好友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