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老子》: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帛书《老子·道经》第十六章:

至虚,极也;守情,表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

天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静。

静,是胃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㠵,㠵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沕身不怠。

这段是比较完美的以天道来行人道的论述。

老子看到宇宙的真实样子,没有“有”与“无”的区别,一切事物都从至虚至空的地方发散出去,也就是“有”生于“无”,这些事物远去、交错,但最后又都回到原点。

如果能够做到“无我”,将“虚”发挥到极致,就能达到“道”的极点,这个极点就是万物发散出来的地方以及万物消逝的地方,这样能从微观和宏观上看到事物的本质。

而事物表现出来的样子,相互间的逻辑,事物前后的发展都是外在的表象。这些虽然不属于本质的东西,却也是“道”的一部分。

不过有道的人不执于一端,而是将自己处在旁观、跟随、超然的地位,默然的观察万事万物循环往复的生息变化。

因为这样能让自己保持清明的觉察,洞彻道与万物的全貌,不会过多的执着有形与无形,不会牵扯进入事物的运动,从而扰乱自然地规律,避免迷失自我和带来祸患。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修炼高深的人都不会牵涉红尘之事,远离人群,做好自己。

或许你会说,这样未免太自私了吧,可这又是你的主观想法,自私到极点就是“大公”,

试想,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样,是不是天下就太平安宁了,是不是就没有这么多烦恼战争了。这点倒是跟杨朱之学的观点很像,倡导每个都独善其身,自作自受,每个人都管好自己,承担自己所做的后果,清净至虚。

反过来,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大公至正”,内心无我,只有他人,只有外在,将宇宙视为与我一体,爱人就是爱自己,惜物就是惜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不是也能天下太平,和谐安宁?

也就是说极度的自私与极大的公共没有区别,最后都“贯通”了,这跟宇宙之道也是一致的,当事物探究到内在的极致,就是极大的虚空,与外在的宇宙合为一体;当事物发展到外在的极致,就会湮灭或者返回,回到极小的“奇点”。

这里不光是至私与至公的辩证关系,在外在宇宙本质上也能发现实际的存在。

最怕的就是摇摆不定,私心中有公心,公心中有私心,不能做到纯粹。

《阴符经》曰:天之至私,用之至公。这里强调了一个“至”字,就是纯粹,极致,完全的做到。

更有意思的是,至私能够发展到“至公”,类似佛家的小乘佛教,自我修炼到极高的境界,就能领悟大乘的境界。

一个独善其身,独处修养的人,心性修炼到极致,也会升起对万物众生的慈悲,下面“静,是胃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㠵,㠵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沕身不怠。”论述的就是这个过程。

实际上这个公和私都是外在的表象,或者说是“工具”,内在的目的都是为了众生,为了万物,最后与“道”合一,公与私只是道路不同而已罢了。所以,不管是私还是公,前提都要悟道,没有“自我”,没有执着,明白四达,始终与“道”在一起。

天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静。

不管至私还是至公,最后万事万物都要回到本来的起点。

如果万事万物(包括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发展的时候合乎大道规律,自我(包括人与万物)都不要有过多的欲望和执着,外在不要干涉,最后“落叶归根”,这个世界岂不是很清静。

静,是胃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㠵,㠵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沕身不怠。

如何做到“复命”,也就是往上寻溯,回到来源,回到根本,一个字“静”,停止造作,停止欲望,抱一,至虚。

“复命”是万物发展的本质规律,花开花谢,春来冬往,有开始就有结束,知道这个“常”的规律,就会坦然、淡然,不骄不躁,从容淡定,不再寻寻觅觅,不再执着于妄作。

当内心静下来,就能看透事物,明白四达,从而能包容万物,包容万物就能吸引万物引领万物,这时候你就达到与万物一体的高度,你就达道了。一直与道合一,就能保持长久,如同一滴水,融入广阔的海洋,就能长久的存在。

当然,这个长久也是相对的,总会有消亡的时候,不过达到这个境界你的“一生”都与道同在,生前死后都会有你的“身影”,不会消失。生前你有道,死后你有名,因为你已经与万物融为一体,万物在你就在。

人已赞赏
玄壶博客

帛书《老子》:一言一行都要谨慎,时刻保持觉知

2020-9-1 11:20:18

玄壶博客

我想说

2020-10-15 11:45:1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