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老子·道经》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缴。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先秦古籍一般开篇就是文章主旨,这一章可谓是《老子》全篇的宗旨,余下的80篇全部都是讲道和名,以及如何恒无欲,恒有欲的。
滚滚红尘,古往今来,上下四方,熙熙攘攘,万物纷繁之中是否有规律在其中,是否又背后的“操纵者”,如何看透这世界,如何让自心不再迷茫,如何纵横在天地之间,《老子》这本书就是告诉我们这个答案的,可能玄壶堂讲完81章后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道”,你的“道”只有你自己去领悟,而惟如此才是真正的“道”。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道不可道,因为道就是宇宙本身,天地人事物都是“道”的一部分,无法说清楚,可以言说的都只是“主观角度”的解读和对部分的阐述。
道是所有存在的总和,包含实体虚体和他们的运动变化,道也是所有“存在”的内在与外在“变化现象”与“变化逻辑”的总和,其广阔、深度、信息量大到不可想象,但存在中的各个元素相互联系,没有时空的阻隔,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就已经反映了“道”的全部,这叫见微知著。
我们以肉眼和思考来认识“道”的时候,都是研究的“名”,也就是所有“存在”的内在与外在“变化现象”与“变化逻辑”的总和。
宇宙中的事物达到极点就往复,向外不会永无止境的延伸,因为那样结果只是湮灭,向内也不会永无止境的“缩小”,小到极致你会发现“空无”,而这个“空无”又与无垠的外部连成一片,这就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真正含义,也叫作殊途同归。
所以内向的人,内向到极致,会感受到终极的“禅定”;外向的人,外向到极致,也会发现“宇宙真理”,只是平常人要么内向不及,要么外向不及,始终纠结,不能明了。
宇宙中的所有事物最后都回归到原点,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整体;宇宙中的事物宇宙中的事物又都是全息的,每个完整循环事物内的部分都包含了整体的所有信息。
宇宙又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因此“道”也无时不刻不在变化,瞬息万变,没有永恒的“道”,可以言说的“道”都不是真正的“道”,因为在你出口的刹那,你所说的“道”就已经过时了。
如此说来,道只是“一”,只是“存在”,只有“心悟”,没有第二条途径。
古代向来有本末思维,也就是“辩证法”“二分法”,事物皆有本有末,有实有名,本就是事物本身,末是表现出来的外在。虽然“道”无法言说,但“名”还是可以研究的,当然“名”也属于道,某种程度上,名就是道,道就是名,只是落入后天思维必然要有个“分别”与“名词解释”。
非要说道与名有啥不一样,那就是认识途径不一样罢了。
先天感悟,内在证得的可以说是“道”,后天研究,外在探索的可以说是“名”。
先天感悟如同摩诃迦叶的拈花一笑,顿悟后的灵光闪现;后天研究如同三藏十二部经典,人类有史以来的书籍和理论。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这句话暗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妙义,“无”不是真正的“空无”,是万物的存在,是自在,没有具体的形象;“有”是运动和加工的结果,也有意识加注的结果。比如海水运动形成潮汐,沙石石灰加工成房屋,更高级的是你的“意识”加注,也就是心动了,“名”也就有了。比如道家的南极仙翁,本来不存在,但形成“共识”后,“名”便存在了。再比如量子力学的“双缝实验”,观察者的意识加入后,“自在”的“存在”变化了,变成了“名”。
佛家讲究“意识决定物质”,也就是心能转境,相由心生。其实就是精神决定物质论,而现实中物质也能影响精神,比如有的人阴天烦躁,晴天高兴。
实际上,精神和物质都是能量,当自主虚态的精神能量大于物质能量时就能影响物质,当被动实体的物质能量大于精神能量时便能影响精神。
佛家与道家修行的一个目的就是提高自己的能量,做到自主、自在,从而不被外界影响和左右。
《老子》并没有执着也没有探讨精神与物质谁影响谁,而是比较“中道”的态度,“客观”地阐述了事物从无到有的这个逻辑,也就是“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怎么理解《老子》的“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呢?
这里的“名”就是“相”,不管是人相、事相、物相,动态的还是静态的,简单地说就是万事万物。
“名”是因人而有的,“有名”二字描述万物的产生,首先“名字”是人“命名”的,再者“名相”是运动和加工的结果,也有意识加注的结果。
所有的关键都在“人”,或者进一步说是“意识”,万物本来存在,自在如是,只因为人的意识,人的改造而有变化和不同,从而有了“名”,也就有了“万物”。
从“存在”变成“存有”,人世间的烦恼和纷争就产生了。
第一,人们因为意识形态的不同,对“存在”“改造的方式不同,比如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之争,一个公司内合伙人对发展方向的分歧,夫妻俩对一条鱼是清蒸还是油炸的争吵;
第二,改造后对存有的的“分配”和“占有”,比如公司对利润分红的分配不合理,小偷偷窃占有他人财物。
第三,对“存有”的理解和看法不同,喜好不同。比如同一件事情看法不同,各执己见就会争吵。
如何应对呢?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缴。
恒无欲,就是不要有欲望,“欲”不光是一个“静词”,是一个“动词”,静词表示“欲望”,动词代表“想要”“想法”,而无欲就是不动的状态,内心也没有什么想法,念头。不想做什么,对外界也没有什么主观看法。这就是道家倡导的时常保持“虚无静寂”的状态,不妄作不妄动。
因此吉凶悔吝生乎动,只要有意就有动,有动就有象,有象就有吉和凶。
如果人能至静无欲,就能入定或者融入万物,从而感受到如如不动的大悦,自身成为一个虚空的“容器”,万事万物从身而过,而不拘泥;万事万物从眼前流淌而不凝滞,无法言说却能感受到它的奇妙。这就是为什么深山僻野,石壁洞窟里,那些修行人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能怡然自得,坚持长久的原因,因为他们达到至静至虚的境界,就能感受到这种“无欲”的奇妙,从而沉浸其中,只是外人不得而知,无法感受到罢了。
恒有欲,恰恰相反,就是时常保持“动”的状态,主动融入到宇宙、社会和外在环境中去,但只是参与而不执着,内心仍然澄明寂照,从而观察万事万物的纷繁和奇妙。如果过度执着就会被束缚住,不能流行无碍,大道本来循环无端,变化不息,生与死本来无常,万事万物本来聚散有时,如果过度纠缠和执着,就不符合“道”了,也就不能融入“道”了,不能观察世间纷纭,反而固执在一个时空,与道相悖了。做到这个境界需要先前“恒无欲”的修炼,或者说无欲与有欲能够自如切换,这已经不是凡夫常人所能达到的境界了。
恒无欲是体悟道的妙,恒有欲是感受名的奇。
而不管是有欲还是无欲,都是“观”,“观其妙“”观其所缴”,一个观字,玄机尽在。
也就是身心逍遥,不执著,不纠缠,因为你与“道”合一,我们都与“宇宙”是一体的,一旦你“不旁观”了,牵涉进入了,或者试图改变,试图掌控,你就被束缚了,这就与“道”分离了,痛苦烦恼吉凶祸福就产生了。
最后点题,“两者同出,异名同谓”,这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完全一致。道与名,其实是一回事,无和有,其实是一回事。也就是说没有先天后天,都是一体。没有出世和入世,都是一体。存在与现象本就是一体的不同状态,虚无和实有也是一体的不同状态。
只有存在,只有一体,只有一个“一”。
因此,不要试图逃避现实,也不要沉浸在荣耀与繁华中,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纠缠,因为人的“意识”永不停息,杂乱而不纯粹,我们要做的就是“观”,身处其中而心处其外,万物纷繁,看透本质而不失本心。
[…] 第一,有与无是一体一性的,这在“帛书《老子》:万物纷繁,看透本质而不失本心 ”已经详述; […]